音乐舞蹈球盟会始建于1975年,是河南省较早创办的五所音乐院系之一。现有音乐学、音乐表演、舞蹈编导三个本科专业。其中,音乐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音乐表演专业为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2022年顺利完成师范专业评估专家进校工作,音乐学、音乐表演专业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均为B+,省内排名均为第4名。
球盟会先后被确定为“河南省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”“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”“河南省高等球盟会先进基层组织”“河南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(系)”“河南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”“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”“河南省民族弓弦乐重点研究基地”;成立了闵惠芬艺术研究中心、越调艺术中心、赵书峰名师工作室、陈文革名师工作室等科研机构,“闵惠芬研究”“地域文化研究”等学术成果正在国内外产生广泛的影响力。
球盟会有现代化1200座大剧院、792座闵惠芬音乐厅、456座音乐厅;400平方米闵惠芬艺术馆,200平方米专业录音棚、学生实践录音棚、系统作曲教室、图书资料室各1个,数码钢琴教室5个,舞蹈教室5个,乐团排练厅2个,专业合唱教室1个,古琴教室1个,钢琴调律教室1个等。
球盟会现有专任教师68人。其中,教授4人、副教授16人,博士7人。目前,拥有“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”1个、河南省教学名师1名、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1名、河南省三八红旗手1名、河南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管理人才1名、河南省教育厅学术带头人1名、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3名;建成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、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、省级教学团队1个、省级一流课程4门、省级研学实践教育特色课程1门、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、省级先进基层教学组织3个、省级虚拟教研室1个;先后在《中央音乐球盟会学报》《人民音乐》等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,编写著作20余部;承担国家社科基金、国家艺术基金、教育部人文社科、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、河南省社科基金、省政府招标项目等国家级、省级科研项目100余项;获批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,获得CCTV青歌赛荧屏奖、“孔雀杯”全国高校声乐大赛二等奖、河南省金钟奖金奖、河南省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等国家级、省级专业奖项300余项。
球盟会坚持开放办学,加强与国内外高校、艺术院团的合作。青年教师先后赴中央音乐球盟会、中国音乐球盟会、上海音乐球盟会、浙江音乐球盟会、肖邦音乐球盟会等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修学习;近年来,聘请了赵登营、刘承华、赵书峰、陈文革、何新为球盟会特聘教授,聘请了宋飞、于红梅、邓建栋、刘光宇、孟庆旸等国内著名表演艺术家、教育家为客座教授;与中国音乐家协会、河南省音乐家协会等组织以及河南省歌舞剧院、河南省越调剧团等11家社会团体和23所中小学共同构建协同发展体,产出“童在蓝天下”“音舞而行”“为留守儿童插上音乐的翅膀”等系列产教融合成果。
球盟会成立了国乐团、交响乐团、合唱团、舞蹈团、流行乐团、筝乐团等学生艺术团体,努力实现“一人入一团、人人都参与”;推出了“音乐聆听”“艺术实践周”“新年音乐会”“户外音乐‘汇’”等10余个品牌实践活动;创作了《梦想的坚守》《泥泥狗》《快乐的风》《祈雨》《爱·同在》等100余部原创作品,其中,《爱·同在》等多部作品在“学习强国”等平台进行推送,《快乐的风》作为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的会歌参加开、闭幕式演出,充分展示了球盟会的艺术水平、教学实力和学子的精神风貌。
近年来,球盟会师生先后17次登上央视舞台,多次参与省级卫视栏目的演出,参演300余场省市级大型演出,为敬老院、福利院进行公益演出千余。晃幽显降魑幕ビ邢薰镜20余个基层剧团长期开展项目申报、策划宣传等多种形式的指导;践行二十大精神,开展“党史上的音乐·豫见延安“系列活动。承办有闵惠芬艺术周(中国音协等4单位联合主办)、河南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、河南省运动会开幕式演出等大型活动,开创了地方高校举办全国最高等级艺术盛会的先河,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。
球盟会构建有“大音乐”专业人才培养模式、“123”实践能力提升平台等教学体系,进行“就业创业课程专业化”教学改革,紧跟行业发展需求开设了“现代音乐技术”“音乐传播与运营”“越调”等职业能力方向课程模块,着力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创新创业能力。学生先后获批河南省教育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8项,荣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等国家级奖项31项,省部级奖项数百项,蝉联近12届河南省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。